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2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杨芳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创城内容”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15年即建立了精神卫生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并定期召开例会,印发了《平凉市实施<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方案》。2017年印发了《“健康平凉2030”规划》,全面实施健康平凉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在去年年印发的《 中国·平凉—陕甘宁三省区区域医养中心规划(2019—2035年)》、《平凉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均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到了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区域医养中心建设、平安平凉、健康平凉建设中。制定印发了《平凉市“十四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标和任务。今年市委市政府还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思想道德建设任务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各项任务正紧锣密鼓的开展。同时我市今年还被省卫健委荣列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推广地区,下拨推广经费74万元。试点经验推广实施方案即将印发。
多年来,我市在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各部门全力配合下,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正逐步健全。市心理协会、团市委、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均开通了心理服务热线,全市86%的乡镇(街道)已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大力支持社会办医,共设置市级公立精神卫生综合医院1家、民营精神专科医院3家。所有县级综合医院均已设置精神卫生门诊,市妇幼院设置了心理卫生门诊、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配备心理咨询师3名。卫健系统现有心理咨询师12人,心理治疗师1人。市精神卫生中心现有精神科医师47人,精神科护士96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甘肃省精神科转岗医师培训56人,其中培训合格42人。卫健系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占总人口数的1/万。市妇幼保健院正在筹备成立平凉市妇幼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在筹备成立平凉市儿童青少年门诊和平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预计6月底前可投入使用。年底前各县(市、区)将建成1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全市大中专院校、和大部分中小学校配备了心理辅导老师。
去年年底,我市在全省首批实施全国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去年和今年共下拨项目经费347万元。为保障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我委联合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教育、公安、文旅、民政、团委、妇联、残联、工会共12个部门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卫健委主任任副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和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抽组各部门专业人员成立了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等四类人群项目技术支持小组,细化了各部门和各级职责,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为项目扎实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已开展走进校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宣传教育活动2场,为800多名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计划5月底前完成14场心理健康促进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完成了8所学校共计24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和抑郁症筛查,测评结果正在评估中。85%的县(市、区)二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已将孕产妇抑郁症筛查纳入孕产妇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常规项目全面开展,大部分机构的筛查率达到了50%以上。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主要指标调查工作培训,组织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主要指标调查工作人员520余人,精神类专业医师30余人,对抽样的55个乡镇(街道)275个居(村)委会共15125人的流调对象,针对18岁以上居民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的流行情况和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和65岁以上老年人老年期痴呆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5月中旬可完成全部调查任务。制定了长期培训和宣传计划,从今年5月份开始,每年抽取不少于14所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7月份开始,市级每年至少完成1场对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卫生专业骨干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完成1场对辖区内综治、公安、民政、司法、残联、妇联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培训;8月份开始,市、县(市、区)每年对辖区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展一轮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关注全市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希望在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平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 话:0933-8227445
平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