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84号提案的答复
尚莉霞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增强基层卫生防控能力”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使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此次抗疫行动中,全国以“非医疗干预”手段为主的防控举措,有效遏制了本土疫情,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这其中,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守护者。以社区基层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充分体现出精准高效、动员迅速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防控体系,对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公共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才缺口较大、医防协同性不强、重医轻防等问题在这场考验中也暴露无遗。如何高效发挥公共卫生应对防控体系效率急需加强制度设计。党中央在这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时强调,要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5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设置,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5月13日,国家整合了国家卫健委原有的应急办、疾控局等职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后续各省、市、县的疾控改革也将相应展开,届时公共卫生健康治理效能将逐步得到提升。
在推进体系改革的同时,国家和省、市在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和强弱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进一步健全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市县各级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权威高效、响应顺畅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及时研究重大问题、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建立了平凉市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专家库,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细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将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各级疾控机构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监测哨点布局和信息直报系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海关、农贸市场、科研机构、学校等场所设立监测哨点,确定信息报告责任人,适时向同级疾控部门报送疫情预警信息将及时研判分析处理预警信息。及时预警不明原因疾病和疫情风险,提出防控措施及建议,并及时向同级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报告。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市疾控中心重点强化了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验检测、辖区健康大数据分析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置等职能。县级疾控中心重点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管理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以及监测评估、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等职能。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责任清单,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建立了工作衔接联动、信息互通共享的医防协同机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专门科室,承担疫情防控职能。夯实了基层疫情防控网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疫情风险的哨点监测和及时报告职责。全市疾控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等共建成投用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26个,1个建成等待省级验收。市医院建成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全市核酸检测最大能力达到了40万人份/天。制定了疾控机构人才引进计划,对人才结构进行调整,到2025年,各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低于70%。市疾控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50%以上,县(市、区)疾控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0%以上。市县疾控中心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分别提高至30%、15%。要求各级疾控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具备医学相关专业背景。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依托市医院和六县(市)综合医院加强了传染病区建设,年底前,市医院改造传染病区建成重症医学传染病区域,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庄浪县人民医院、静宁县人民医院改造建成“三区两通道”传染病区,投资2.9亿元的平凉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可转换病区,设置床位300张,战时可转换隔离病床100张,年初已开工建设。全市共设置了可转换传染病床499张。县级医院按照编制床位的2%-5%标准设置ICU病床共101张,市医院设置ICU病床13张,配置了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各县(市、区)120急救中心均设立统一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均配有普通救护车,全市共配备负压救护车17辆、负压担架19个。
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保障。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省、市、县财政共投入我市疫情防控资金4.6亿元。其中用于疫情防控人员补贴约300万元、防控设备和物资约1.16亿元、重症病区、发热门诊改造等基建约1700万元、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建设5376万元、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约2.45亿元。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能力、核酸检测能力、疫苗冷链能力、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县级公立医院医防结合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和人才培训、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建立了物资保障机制,各县(市、区)均设置了防护物资储备库,市上建成防护物资储备库2个,使用面积达1万平方米。库存应急医疗物资能够保证医疗机构30天用量,各医疗机构应急医疗物资、口罩等物资储备均能满足30天需求。抽取有关专业人员组建了医疗救援、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伤员转运、血液供应、心理危机干预、核辐射和中毒处置等各类专业卫生应急队伍,并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全面提高联合作战、快速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国家卫生防疫津贴制度,医疗卫生机构为参与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参加工伤保险,人身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
五是甘肃医学院继续申报公共卫生专业。甘肃医学院已连续两年向教育部申报公共卫生专业,未果。今年甘肃医学院充分利用天津医科大学与甘肃医学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选派多名公共卫生专业老师进修培训,聘请相关专家指导公共卫生专业申报工作。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关注平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希望在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全市公共卫生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平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 话:0933-8227445
平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