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健康提醒
八月盛夏,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为各类病原微生物提供了繁殖与传播的条件。平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向广大市民发出健康提醒,呼吁大家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防乙脑、流脑、肠道性疾病等传染病的侵袭和其他夏季常见疾病的困扰。
一、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蚊虫叮咬携带乙脑病毒的动物后,传染给人类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节以及雨季是乙脑的高发期,因蚊虫活跃,故需加强防范。
健康提示:
· 疫苗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手段,已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建议适龄儿童按时接种乙脑疫苗,以提升人群免疫力,遏制乙脑病毒传播。
· 防蚊灭蚊措施:在乙脑流行季节,市民应避免于黄昏与黎明时分外出,减少被蚊虫叮咬的可能。同时,可使用蚊香、电蚊拍、蚊帐等工具防蚊,并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以减少蚊虫繁殖。
· 控制动物宿主:重视人畜居住区的隔离,尤其是猪这类宿主,应尽量保持养猪场地与居住区域距离,做好猪舍卫生清洁与消杀工作,以防病毒通过动物传播。
·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增强对乙脑病毒的抵抗力。同时,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和(或)有脑膜刺激征,婴幼儿可见前囟隆起。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或)感染中毒性休克。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斑)等。
健康提示:
· 个人生活习惯: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室内应保持通风换气;勤洗手,使用干净毛巾;晚上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
· 饮食调理:鼓励患者适量多次饮水,以防水电解质失衡,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骨头汤等,补充因高热消耗的能量。
· 病情监测:外出时应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场所,一旦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隔离治疗。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高发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及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及疱疹以及全身发热。传染方式多样,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等,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在夏季和秋季这两个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父母应引起注意,随时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
健康提示:
·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能预防相关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四、狂犬病
随着天气变热,市民着装比较清凉,再由于夏季天气炎热猫猫狗狗都会易怒,接触动物时,被咬伤抓伤的概率大大提升。
健康提示:
· 针对有宠物的家庭,饲养者应依法办理养犬登记证书,并主动及时地为宠物接种所需疫苗,同时确保宠物处于适当的圈养状态。
· 在进行户外遛狗活动时,饲养者应配备犬链、嘴套及犬笼等设备,以有效控制犬只的活动范围及其行为,预防犬只伤人事件的发生。
· 应避免与野生动物及流浪动物接触,切勿挑逗或玩弄猫狗等动物,并应尊重其在进食、休息或照顾幼崽时的私人空间,防止动物舔触皮肤上的伤口。
· 若不幸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用有一定压力的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使用弱碱性清洁剂清洗;及时就医,有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五、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病。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痢疾 感染性腹泻等。由于夏季潮湿炎热,细菌繁殖加快,食物容易变质,易引发肠道传染病。
健康提示:
· 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彻底洗手,可以有效的避免细菌、病毒通过粪口传播造成疾病的发生。
· 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用不洁水漱口、刷牙、洗食具等。
· 食物处理: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剩菜剩饭应冷藏,食用前彻底加热,避免食用易带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就餐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 清洗蔬菜:生吃瓜果蔬菜前应洗净,使用清水浸泡并多次冲洗。尤其是一些带叶、带根的蔬菜,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
六、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类型,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多种疾病,每个疾病的临床特征各具特点,需注意防护。
健康提示:
· 室内外卫生:定时开窗通风,每次至少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家庭内外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儿童的玩具、课桌等其他用品应经常清洁消毒。
· 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使用纸巾包裹口鼻分泌物后丢入垃圾桶,饭前便后洗手。
· 锻炼与饮食:经常锻炼,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免疫力。
·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积极参与疫苗接种计划,并结合其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七、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由于夏季降水量及强度都比较大,因此会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传染病的流行形成及其有利的条件,严重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健康提示:
· 出行前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恶劣天气避免出行,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 发现暴雨来袭时,应选择地势高、牢固的建筑物进行躲避。
· 在洪涝灾害发生后:
1.安全撤离:在洪涝灾害中,首要的是确保自身的安全。及时听从相关政府部门的疏导指引,遵守撤离命令,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2.饮食卫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水源受到污染,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卫生。选择可靠的饮用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合理膳食,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3.防蚊虫叮咬:洪涝灾害后,蚊虫数量可能增多。因此,注意防蚊虫叮咬,可以使用防蚊液、穿长袖长裤等方式避免叮咬,以防止传染疾病。
4.注意伤口处理:在洪涝灾害中,可能会有伤口或擦伤。及时清洁和处理伤口,避免感染和发生并发症。可使用消毒药水清洁伤口,并覆盖伤口。
5.预防疫病:洪涝灾害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传播。个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如常戴口罩,避免与疾病患者密切接触。
下一篇: 七月健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