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在全国中药材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誉。近年来,甘肃高位部署,持续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朝着中医药强省的目标稳步迈进。
“2024年,全省中医药产业链规模达到97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0.3%,呈现出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良好发展态势。”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表示,这样的发展成果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被誉为“中国党参之乡”,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植经验丰富。渭源县锚定“全国道地中药材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中药材GAP基地,在中药材基地创建、精深加工、主体培育、品牌提升等方面全面发力,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2024年,渭源县35万亩中药材喜获丰收,总产量达12万吨,种植业总产值达15亿元。渭源县云中龙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王学龙介绍,他种植的党参和黄芪收益良好,小一点规格的党参价格为100元/公斤,大的能卖到160元/公斤。新寨镇作为渭源县道地药材种植大镇,2024年全镇药材种植面积4万余亩。在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渭源县在甘肃省率先落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全力打造中药材GAP基地,为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甘肃盛源益养药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中药饮片研发、生产、销售及外贸出口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围绕渭源县GAP药源基地建设要求,在新寨镇、会川镇建成党参、当归GAP种植基地4900亩,其产品已出口到韩国等国家。渭源县中药材GAP基地采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协同发展。相关主体以中药材全产业链提升为方向,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现代中成药、功能保健品和药食同源食品,推动中药全产业链发展。依托招商引资政策落地的甘肃天成兴渭药业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中药饮片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建立了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定西制药项目也在有序推进。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5000余中药材种植户稳定增收。2024年,渭源县在药材产业链延伸上持续发力,投入1200万元新建药食同源产品生产线4条,打造“渭源药膳”区域公用品牌,鼓励研发系列产品。2024年,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多次赴基层调研中医药工作,并主持召开2场座谈会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甘肃省委确定由3位省级领导担任中医药产业链链长,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责任部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体现了省委对中医药产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在链长制的推动下,2024年甘肃中医药产业取得多方面突破。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提质方面,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32万亩、标准化种植率66%、产量约160万吨,种植产值387.7亿元、同比增长37.3%;修订道地中药材认定管理办法,打造“厚道甘肃·道地陇药”品牌。在中药材加工仓储流通提量上,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户,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33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中成药大品种14个,工业产值202.5亿元、同比增长31.7%。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吸引150多家企业参展,签约中医药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117个、签约额203.4亿元,签订中药材采购协议44个、采购额45.3亿元;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链规模达到972亿元。刘伯荣表示,2025年甘肃将坚持多措并举,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落实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为主线,深入实施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坚持产业化、现代化、数字化方向,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培育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一体推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在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力争甘肃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实现百亿级增幅、同比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中药材制种育苗产业,推动中药材GAP示范建设,确保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标准化种植率达到70%以上。规范产地加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打造“陇药”大单品,力争中医药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支持市场改造升级,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开拓海外市场,力争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200万吨,中药商贸流通交易额达到430亿元。发挥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中医药与多领域融合发展,开发大健康和文创产品,力争全省中医药新业态产值达到70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印发实施《2025年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确保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灵活运用多种招商方式,加大洽谈力度,对接头部企业设企建厂,跟踪服务龙头企业投资意向,推动合作意向转化为落地项目,全力筹备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上,加快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转化,实施科研项目,建立野生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监测研究体系,开展相关研究和调查。落实《甘肃省道地中药材认定管理办法》,制定目录,出台地方标准,开展认定管理,培育名优品牌。整合追溯体系,构建全产业链质量追溯平台,探索建设“甘肃省中医药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