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进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中医养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委对该提案非常重视,与市旅游局、市农牧局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对提案涉及的6条建议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研。根据讨论和调研结果,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紧抓“一带一路”和“建设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的战略机遇,不断拓展广度、延伸深度, 持续推进以崆峒山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和以皇甫谧为代表的中医针灸养生资源融合发展,为打造平凉特色中医养生旅游品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关于“在平凉市选址建设现代化的能够展示传统和引领未来的(市级)平凉市皇甫谧中医医院”的建议。这个议题已在2017年初市政府常务会上研究同意立项,并到天津中医药大学做过考察和论证。后由于无资金拆迁,在市区选址遇阻,暂时搁置。
2.关于“在平凉市选址建设皇甫谧中草药种植观赏园和中医药博物馆”建议。这个建议的确很好,我们也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在基础较好的华亭县和灵台县分步骤实施。华亭县结合自身关山林缘中医药材种植优势和传统,去年分别向省市报送了《关于开发利用保护关山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报告》。该报告中提出:按照建设“一个基地(建设大黄、独活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户企业(关山地产野生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两个场馆(华亭县地产中药材标本馆和华亭县养生馆)”、“一本图志(关山地产野生中药材志)”的规划思路,筹建集中药材种植加工、养生保健、旅游体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中医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灵台县围绕打造“皇甫谧”品牌,在独店镇投资3亿元建成集中医文化研讨、科普教育、学术交流、拜谒参观、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皇甫谧文化园。该园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国家中医师承甘肃皇甫谧针灸基地”、“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拜祖基地”,并申报了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现已作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公示。由于我市至今未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选址建设皇甫谧中草药种植观赏园和中医药博物馆资金保障不足,今年4月13日至16日,我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天津开展卫生项目对接和上门招商工作,北京甘肃商业联合会已有初步合作意向。
3.关于制订中医养生产业经营基本标准和打击非法行医的建议。制订中医养生产业经营基本标准因无现行法律法规可依,地市一级没有制订相关产业基本标准的权利,未来我们会积极关注国家或省上中医药养生产业方面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并根据平凉实际加大中医养生市场监管力度;针对非法行医和利用中医假“祖传秘方”行骗的活动,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不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通过讲解、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立案查处利用中医假“祖传秘方”行骗等各种形式非法行医行为,2017年累计下达监督意见书26份,依法立案查处案件2起,今年还新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讨论制度”,为以后规范从严从快加大非法行医查处完善了制度保障。
4.关于“普及推广中医药实用小医技,并利用健康包的推广活动,把这些小医技推广到农村社区,造福群众”的建议。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四进”活动,有效落实“村级三件事”。举办健康教育巡讲5千余场(次),收集推广民间中医治未病验方480个并编辑装订成册,为城乡居民发放8660本,累计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37.97万个,刷写健康文化墙9.43万平方米,开展健康沙龙7400多期。
5.关于“加快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民间传承人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取得执业资格”的建议。近年来,市卫计委通过实施“531”、“863”卫生人才建设计划,现全市中医药人员总量扩大到1531人。成立了平凉市中医学会和针灸学会,率先在全省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和民间中医管理试点。现已引进全国知名中医药学术流派8个,通过师承教育在职培养中医药人员567人、通过“西医学中医”培训临床人员3869人、通过“中医学经典”加强培训中医药人员255人,38人参加省上组织的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有356名中医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2017年,通过组织参加省级药膳食疗与膳食营养宣传培训班,培训全市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的从事营养膳食的医务人员共65人。国家已于去年年底出台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省上正在制定《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今年下半年将组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我们将积极为民间传承中医取得从业资质提供全方位规范服务。
6.关于“加大中医医院的支持,让民营中医医院与公立中医医院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发展”的建议。按照《关于印发甘肃省社会办中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甘卫中医发〔2017〕236号)的要求,我委积极贯彻文件精神,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中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全市现有社会办中医医院10家,占全市中医类别医院的55. 6%,社会办中医类别诊所321家。社会办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已于2015年全面放开,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已有5名民营中医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此外,我们大力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各医学类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人员所占比例,已有6名非公立医疗机构人员在省、市级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等社团组织中分别担任理事及以上职务。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关注平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希望在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全市中医药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平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电 话:0933-8226089。
平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平凉市旅游局 平凉市农牧局
2018年4月28日
上一篇: 对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篇: 对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107号提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