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巩固卫生创建成果
近年来,崇信县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以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进一步深化巩固卫生创建成果。
凝心聚力 高位推动
强组织健机制。国家卫生县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20年,崇信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后,县委、县政府持续把巩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成立由县长任组长、6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36名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8个专责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推进方案》等专项方案10个,细化233项重点任务,与46个责任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强督导促落实。建立常态调度、督导调研、包抓推进工作体系,组建市容环境卫生等督查组7个,修订《崇信县四级网格管理责任区域划分表》,实行问题“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专题督导,县人大、政协每季度督导视察,26名县级领导、85个部门单位包抓210个街道网格和社区楼院,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每周五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协同联动、各方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
多措并举 综合治理
扮靓市容容貌。持续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十大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扔乱倒”、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居民对县城卫生状况满意度达到95.8%。推行城市清洗“美颜”行动,擦洗各类公共设施9630处,冲洗路面、隔离带、人行道42公里,翻新喷漆垃圾箱230组(套),清理破旧门头牌匾及广告牌284处。全面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花”行动,使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3.1%和15.85平方米,打造出的“满城公园满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花园城市特色独具魅力。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密闭化、轻量化、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
提升健康素养。全面落实《健康崇信“2030”规划》,设立县级健康教育机构,并组建健康科普巡讲专家组,开展健康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六进”活动,积极推广养生理念,教育引导居民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持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各医疗机构均设立健康咨询室,采取发放保健宣传资料、开具健康处方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所有中小学都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宣传生理卫生、心理健康、禁烟控烟等方面知识,健康课程的开课率、眼保健操的普及率均已达到100%。
强化生态保护。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毫不动摇地推进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紧盯PM10、PM2.5浓度削减和优良天数增加,持续加大扬尘治理和涉气企业排放监管,严查餐饮油烟污染及焚烧垃圾、秸秆、枯枝落叶等行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占河占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汭河、黑河地表水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深化食品监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充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时机,广泛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建立“三小”行业监管档案和公示牌,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三无”及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推行“公筷制”,实践“光盘行动”,张贴“文明餐桌”宣传彩页1000多张。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302户,全县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100%。
加强监督预防。持续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增加对“四小行业”等公共场所卫生的抽检频率,定期为住宿、理发等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全县公共场所发证率、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均达到100%。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公共场所空气卫生、公用器具监测,所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符合国家规定。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废水),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注重能力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累计投资1.5亿元,实施县医院门诊急救医技综合楼等项目15个,购置医疗设备470台(件)。严格执行“四早”措施和“五方责任”,传染病防治成效显著,未发生甲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实行“行政部门牵头抓、专业机构包项抓、基层机构精细管”的同责机制,推进高血压管理、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质量持续提高。采用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病媒生物孳生地,集中开展春、夏、秋季病媒生物防控,城区鼠、蚊、蝇、蟑螂密度均达到C级标准,重点行业和单位的防蝇、防鼠设施合格率分别达到96%和95%。
全民参与 共建共享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巩卫浓厚氛围。采取“线上+线下、常规+特色”的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个层次进行宣传引导。在文化广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制作宣传版面100多块1400多平方米、公园绿地健康提示牌200多个,实现了公共场所健康宣传标语、宣传栏全覆盖。“崇信发布”“健康崇信”“崇信爱卫”等微信公众号开设《健康科普》栏目,县电视台开播《健康科普》栏目,新崇信等媒体累计发布(播放)养生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健康常识214期。全县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等媒介滚动播放关于“国家卫生县”和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出积极参与“巩固国家卫生县”的浓厚氛围。
聚焦全民动员,构建人人参与格局。全县各级爱国卫生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等重要时段为契机,组织“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捡拾小烟头 传播大文明”“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主题活动40多场,发放《巩固国家卫生县指导手册》《病媒生物防制读本》等宣传资料1.2万份,提供咨询服务1.5万人次,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健康的生活,共同塑造健康文明的新风尚。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建成“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全民健身场地346个,成立健身团体4个,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505人,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环城赛、健身操、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健身竞赛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俯瞰崇信城区,一片物我同舟的现代城区在汭河畔傲然崛起,一幅天人共泰的绝美长卷在崇信大地欣然绽开!国家卫生县的创建,让崇信碧水蓝天、宜居养生,让人民健康习惯、文明理念生动彰显。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成绩来之不易!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赶考”仍在路上,崇信人民将更豪情满怀,众志成城,展翅高飞,追逐梦想,共同绘就新时代新崇信的美好蓝图!
下一篇: 崆峒区开展特定健康问题哨点监测项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