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人才引领实现跨越式发展
平凉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23年2月实体化运营以来,坚持“引高、培优、荐贤”人才发展战略,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支撑。
一、坚持引才招才,积蓄人才队伍源头活水。
一是在盘活用足存量人才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招引各类人才共计252人,其中包括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引进的妇产科主任医师、省级领军人才郭晓青,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引进的介入科主任医师郭海国,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的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蒙锦莹,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引进的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牛云霞省级高端人才4人,引进市内知名专家陈忠科、景晓慧、刘银刚等学科带头人21人,于建宏、陈再云等业务骨干39人,安小勇、马永刚等急需紧缺医学类大学生和研究生174人。在高层次人才引领带动下专业化建设科室取得明显成效,医院常规性开展三、四级手术较2023年分别增长6倍和8倍,可视化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并纤维环缝合术等40余项新业务,特别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等,填补了市域内该项技术空白,在全省脊柱内镜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等多个省级比赛中斩获佳绩,诊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成功建成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等高水平科室和中西医结合科、针灸推拿科、体检中心等特色科室,妇产科、儿科、神经内科被确定为市级重点专科,获批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6个,医院综合实力正在稳步提升。二是秉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引才用才理念,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水平医院和知名专家,通过柔性人才引进,先后分三批建成全国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陈宝贵教授工作室”、全国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张志明教授工作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工作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力建教授工作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文天林教授工作帮扶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白永瑞教授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庆云教授工作帮扶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周文策教授工作帮扶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志教授工作室”、“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杨立教授工作室”、“甘肃省人民医院周淑红教授工作室”、“甘肃省人民医院赵东荣教授工作室”、“甘肃中医药大学杜小正教授工作室”、“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博教授工作室”、“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仇志强教授工作室”、“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关泉林教授工作室”、“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石静云教授工作室”17个知名专家工作室。专家团队多次到我院开展义诊、带教查房、示范手术、学术交流等活动,为医院输送了新知识、新技能,在提高我院医护人员诊断、治疗疑难病例的能力和整体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三是积极对接返聘优秀退休专家,为他们进一步提供发光发热的工作平台。特聘在市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王志强、杨家蕊等6名退休专家坐诊,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名医学术经验发扬和继承,推进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精心育才用才,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
一是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和多个学科专科联盟,6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中医医师拜师全国名中医陈宝贵、张志明教授,通过知名专家 “传帮带”和培训深造,不断积聚学科建设后备力量。二是分批次选派82名青年骨干赴国内高水平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外派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人员73人,持续增强医院发展动能。目前已有多名技术骨干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如于建宏通过在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泌尿外科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并在我市成功开展首例手术,至今已常规开展手术50余例。
三、真情爱才留才,营造人才干事创业氛围。
始终坚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理念,为人才搭台子、搬凳子、给位子、压担子,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一是构建人才发展平台,重塑和建立32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为支持和保障引进的人才正常开展医疗业务工作,医院在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采购医疗设备,满足学科建设需求。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倾听人才需求,做好专家人才一对一服务,组织引进人才交流座谈会6场次。举办学科带头人上讲台活动,搭建引进人才交流互助平台,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学科建设、科室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订《外出规培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职工攻读学历学位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保障,鼓励人才进一步提升学历,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养,提升医院人才队伍素质。关心关爱人才学习生活,组织规培生慰问4次,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四是加强科研资金支撑。以重点研究领域、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加强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合作研究、协同创新。对重点学科现有关键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临床教学、技术转移、专利项目申请等给予支持和奖励。组织申报4项省级中医药类科研项目、21项市级科研项目。五是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做好人才称号申报认定,向省市推优。成功推荐郭晓青为省领军人才,胡小刚为第二批陇原青年英才。六是做好人才服务,积极主动做好专家各类保障工作,落实4人子女入学问题,按照《平凉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31人落实相关待遇,1人成功晋升正高级职称,5人成功晋升副高级职称等,营造暖心安心干事创业氛围。
下一篇: 我市出台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方案